Outlier(这篇居然是正经的)

日期:2013 年 11 月 7 日

有时候不禁会想,个体性和社会性,到底哪个才是人与动物的区别。

大二之前,我是个好学生,更是个好公民。我曾深信不疑,反正无论什么,照搬高等教育教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的教科书上的就是了。人类凭借其智力,发展了日益庞杂与完善的社会体系。“团结就是力量”,人类抱作一团,成为了地球的主宰者。

我们自幼接受同样的教育,直到大学毕业,或许还得到研究生或者博士生毕业。有一群人会警告我们说,“上学是幸福的,要知道中国还有很多孩子无法得到教育”。然而教育又带给了我们什么切实的东西呢,大多数人似乎只是更好地成为了社会之巨大机器的一个齿轮或者润滑剂。其社会性有了质的提高的同时其个体性却是越发微弱,直至消失殆尽。社会性的一个好例子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做出的决定,出口的话语,都要让一个集合中的大多数元素满意。似乎也由此产生或者说定义了是非、善恶。“一个行为是善的当且仅当它使得集合中的大多数元素满意;一个行为是恶的,当且仅当他使得集合中的大多数元素感到厌恶。”……社会活动一直都是在投票中进行,教科书中的文章想必也是由投票决定的吧,该对哪个年龄段的人施以什么样的诱导,以及预计的收益。

人若能发现自己属于主流,或者是多数的一方,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因为他的大部分行为是善的、对的,是被大多数元素支持的。或者可以这么说,他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由大多数元素的行为线性表示出。他并无独特之处,他的一切观点,他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由其他元素进行线性组合而得到。他同大多数元素一样,生活在一个超级圈中,延伸至一个超平面。也因他无特别之处,他却正是多数元素所需要的。因为这个超平面是多数元素维持的,他们是平面的一组基,也是评价和组合成其他“多数元素”的必备品。单独的一个元素,伴随着生老病死或是参与运算,总该是会消失的。这时候就需要并无特别之处的人去接手,一切都是使得这个平面得以维持,而不至于漂移到其他空间。

因此一个人若是不能被其他人所代替,其是何等的可悲。他是一个 outlier,世界上没有人会同意他的观点,没有人会尊重他的行为。尽管他和别人只有那么一点的不同,但他就是不能惬意地生活在那个超平面中。多数元素对他所做的,除了研究,绞杀外,最仁慈的也莫过于给他一个圈子,不准他随意进出其中。然而现阶段,多数元素最应该做的,不过也是他们最不可能做的,便是重组这个平面,让 outlier 参与组成新的基。虽然这么做,可以使得这个超平面更加的广阔,也能使得很多 outlier 成为多数的一方,但这种事情,最多也就是在梦中做做罢了,没有基元素敢这么做的,因为他们生怕自己也变成 outlier。